文山包種茶-茶尋台灣

尋找台灣特色茶的歷史、由來、故事, 配一杯茶更有韻味

產區:新北市坪林、石碇、深坑等
品種:青心烏龍、台茶十二號(金萱)、台茶十三號(翠玉)
外觀:條形無茶梗、墨綠色
茶湯:蜜綠、蜜
香氣:濃郁花香、優雅清香
滋味:醇厚而典雅
工藝:輕發酵、微烘焙

為什麼要是「文山」包種茶?

台灣茶的發源地

新北市坪林區、石碇區、深坑區是文山包種茶的主要產區,另外平溪區、汐止區、新店區及三峽區,台北市南港區及木柵區也有產製包種茶。文山郡是日治時期的行政區,目前文山包種茶,主要產區在當時臺北州文山郡的範圍內。

現今文山包種茶的產區,幾乎是台灣歷史最早茶業發展的區域,茶葉貿易在清領末期已經成為北台灣主要的經濟來源,日治時期也抓著這個小金雞持續發展台灣茶。大台北的茶業發展,基本上要回溯到清朝才更能理解其緣由。

清領時期,北部的行政區劃分與日治時期有所不同,根據1870年編修的淡水廳誌所紀錄:「淡水廳之石碇與拳山二堡之民以植茶為業」。石碇堡與拳山(文山)堡是現在的哪裡呢?石碇堡的範圍大致是新北市汐止、平溪、瑞芳與基隆市七堵、暖暖、安樂,而並非現在新北市的石碇區。而文山堡的範圍則是新北市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與臺北市文山地區,現在的石碇區是當時文山堡內的一個庄。

「以植茶為業」說明這些區域,可能已經有專門從事茶業的農民,而不是只是將製茶做為副業。1858年,清朝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與多國簽訂「天津條約」,台灣北部的淡水港、基隆港對外通商。簽訂條約迫使台灣開港通商,特別是淡水港,可見台灣北部的貿易潛力已經被看見,不僅是丘陵的茶葉,還有樟腦。

開港通商後淡水港成為台灣茶與樟腦主要的外銷港口,北台灣的樟腦與茶葉外銷,逐漸使北台灣崛起。尤其是茶葉,1868-1894年出口值佔了,淡水港總出口值的近九成。也因為開港通商,更多茶葉貿易需求出現,越多人以茶為業在台北丘陵地種茶。北台灣茶業的蓬勃發展也要歸因於洋行,透過借貸資金讓更多人願意開墾茶園。

地利之便成就了北台灣的茶業

清領時期時茶園多分布在台北盆地南部的丘陵,可以發現這些區域正好是淡水河三個支流的流域,包括大漢溪(舊名為大嵙坎溪)、新店溪與基隆河(舊名為基隆溪)。這三條河川的上游,除了是丘陵地外,也是上游的集水區,多雨的氣候適合茶葉生長。

茶園多分布在南部很有可能與交通有關。清領末期雖然北台灣雖然逐漸發展,劉銘傳也在北台灣建設許多現代化設施,不過茶葉多種植在丘陵,公路不發達時陸運的運送成本與效率不高。在台北盆地周圍山區生產的粗製茶,都是仰賴人力從古道挑送至定點聚集,而今日留下了很多古道,與茶葉運輸最相關的是淡蘭古道南段,當時是一條商用的道路。物資集中到聚集地後,而接下來的河川就扮演重要運輸通道的角色。

當時河川沿岸會設置渡口,台灣北部的許多老街是當時集運貨物之地,大多也距離河川不遠。就台北茶葉運輸來說,在文山堡區域內的茶葉,會從淡蘭古道運送至深坑,經由「深坑」與「楓子林」的渡船口。物資乘坐著小舢板船,沿著景美溪往下游運送,經新店溪後到淡水河畔的大稻埕,再進行精緻加工到裝箱出口。大漢溪與三峽溪匯留之處,也曾經有這種的據點,那就是清代的三角湧,正好現在新北市的三峽,同樣為也是清代茶葉聚集地,海山堡的茶葉運送至此地,再以舢舨船將之運至大稻埕。

絕佳的茶葉產地,再加上天時與人和,以茶業翻轉了北台灣的角色。

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2020).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Available at: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Accessed Date]

為什麼是文山「包種茶」?

引領台灣茶外銷的烏龍茶

18世紀初,茶樹隨著遷台的移民從福建引進台灣,最先是北部丘陵開始植茶,範圍大致是「文山堡」與「石碇堡」,最早並非是生產包種茶而是烏龍茶。起初產茶大多為副業,產量不多基本上在台灣販賣。大約在1830年,北台灣生產的茶葉開始被運銷至廈門與福州。台灣尚未開港通商前,清政府是禁止台灣貨物直接輸往海外,因此台灣茶先被運銷至清朝茶葉外銷的重要口岸,再經由兩地進行轉口貿易。

此外,當時台灣產製的茶基本上是粗製茶,須先精緻加工篩選才能達到出口的標準,最後進行裝箱才能出口。廈門與福州的茶葉精緻工廠,正好滿足台灣茶精緻加工的需求。然而,從台灣茶運銷至福建口岸,要先被課徵入口稅,如果再加上茶葉精緻加工的成本,造成台灣茶與中國茶處於不平等的競爭狀態。

天津條約簽訂後台灣開港通商成為台灣茶的轉機。1861年英國領事曾寫道:「當時臺灣已有巨量茶運銷大陸」,可見開港通商後,雖然外國可以直接與台灣的港口進行貿易,但台灣未有精緻茶葉的工廠,所以還是先將茶葉運銷至大陸精緻,再轉出口。如果能把茶葉精緻場設在台灣,就能大幅減少轉銷的支出,也不用受到廈門與福州商人的牽制。這時不得不提到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了,但他原先其實不是來台灣進行茶葉貿易的。

約翰.杜德就是在考察的樟樹資源時,意外發現北部丘陵非常適合種植茶樹,並認為位於台北盆地的文山堡與海山堡頗有大量生產茶葉的潛力。不久之後,他成立寶順洋行,由福建安溪購買茶苗,貸款給農民獎勵栽植,也收購農民的生產茶葉,再外銷收購的茶葉,有點像契作的味道。

雖然台灣茶葉產量逐漸提升,粗製茶從台灣運至福建口岸精緻加工的情形始終未改變,台灣茶因此無法擺脫福建商人的控制。直到1868年約翰.杜德在萬華設立茶葉精緻工廠,不用在將粗製茶運至福建精緻,節省許多成本,開始逐漸改善這個問題。

後來因為一些因素,茶葉精緻的工廠從萬華轉移到大稻埕,此處也紛紛設立多家茶葉精緻工廠,因此逐漸成為台北茶業集散的重地,然而實質掌控台茶貿易從福建商人轉為洋行。北台灣丘陵產的粗製茶,運至河岸的大稻埕經過精緻後,裝箱上船從淡水出海,台灣的烏龍茶就航向世界。

烏龍茶的崛起,造就北台灣的繁榮。沒有昔日的大稻埕,哪有今日的一零一。

烏龍茶打響了台灣茶的名氣,為何現在北台灣卻是包種茶比較有名?

北台灣最早運銷至福建口岸,甚至是將台灣茶推向世界的是烏龍茶,而現在大台北地區最主要產的卻是包種茶。台北生產的茶類是如何從烏龍茶轉為包種茶的呢?首先必須要了解兩種茶類的差異。

以台灣茶葉外銷的記錄來看,最早台灣烏龍茶的外銷紀錄在1865年,但包種茶到了1881年才有零星的出口,台灣包種茶製作技術也發展比較晚。廣義來說烏龍茶是部分發酵茶的統稱,包種茶也是其中之一的茶類,事實上包種茶的製造工序也是由烏龍茶演變過來的。

以早期的分類, 烏龍茶與包種茶的差異,主要是茶葉發酵的程度。烏龍茶發酵程度較高的,大概是跟東方美人茶相似,茶葉外觀帶有紅黃白三色,包種茶的發酵程度比較輕,茶葉外觀應該呈深墨綠色,甚至葉緣帶有稍微褐色的程度。烏龍茶發酵程度較高滋味香醇,帶果熟果香。包種茶則特別注重香氣,主要是清雅的花香調,優異的包種茶沖泡時產生的撲鼻香氣,甚至更勝高山茶。

為什麼會開始製造包種茶?台灣之烏龍茶經過幾年的外銷,已逐漸在國外的市場獲得聲譽,甚至超過福建至的烏龍茶。不過好景不常,1873年台灣烏龍茶外銷不振,有些洋行甚至停止購買,北台灣產的烏龍茶滯銷在台灣。

為了解決此慘況,有商人將這些烏龍茶運至福建沿岸加以薰花製成「包種茶」,不過此說法可能有些問題,烏龍茶是發酵程度高的茶類,使烏龍茶的茶色與茶香調性皆與包種茶有些差異,雖然說熏花的確可以增加茶葉的花香,但本質上熏花加工無法改變茶葉的發酵程度。所以把此說法當作是從烏龍茶過渡到包種茶的一個過程即可。

台灣包種茶的發展,實際上應該從改變烏龍茶傳統製程說起,因為新的製茶工藝可以不需藉由薰花,就能使茶葉達到高香的程度。這要歸功於清朝時從福建安溪來的王水錦、魏靜時二人,在台北大加蚋堡南港大坑莊地方(日治時期七星郡),從事茶業與製作研究。王水錦先生傳統武夷茶製法加以改良,成茶特色為茶湯略紅、滋味甘甜具有濃烈的香氣,此製法普遍流傳於文山郡,所以被稱之為「文山式製造法」,此種製法的發酵度與原本的烏龍茶的發酵度較相近。魏靜時先生則是嘗試降低茶葉的發酵度,輕發酵的製程反而凸顯出茶葉清幽的花香,成茶湯色為密綠色、滋味較淡雅,此種製法又稱為「南港式製造法」。

包種茶製作方法逐漸發展成熟後,越來越多茶農將烏龍茶改做包種茶,包種茶的外銷量也在日治時代超越烏龍茶,1920年以後包種茶每年出口開始超過烏龍茶,甚至還持續成長。有幾個重要的原因造成此局面。 台灣烏龍茶最主要的外銷市場是美國,1930年左右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期間,美國失業率大增,許多人連工作都沒有,因此沒有多餘的錢來買茶葉,導致烏龍茶的需求下滑,導致台灣的烏龍茶外銷急遽萎縮。然而,以南洋為主要外銷市場的包種茶反而沒有受到太大的波擊,烏龍茶外銷不佳的因素,很多茶農也開始轉作包種茶,漸漸的烏龍茶產量因此逐漸減少。包種茶變成了烏龍茶的後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