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的風味如何?

開港通商後台灣茶的出口,創造極大的貿易價值,茶葉出口的貿易額帶來了繁榮,大稻埕地區興起取代艋舺成為台北的商業重鎮。烏龍茶的外銷,甚至導致台灣南北經濟的翻轉。台北成為台灣的政治與經濟首都。烏龍茶當時為什麼能創造如此龐大的商機呢?它的風味又是如何吸引西方人呢?

提及最早期福爾摩沙烏龍茶風味的中文資料非常少,大多也不是那麼具體,例如「臺灣通史」對台灣茶的描述,臺北烏龍茶獨得風味,是哪種風味呢?是不是有看沒有懂;書中也提到,烏龍茶的特性葉大「味濃」,也是有點抽象的形容,只是包種茶「味清」的對比而已。

連橫 臺灣通史 1920

……夫烏龍茶為臺北獨得風味,售之美國,銷途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
包種茶:葉細味清,出口甚多
烏龍茶:葉大味濃,出口甚多

西方人對烏龍茶風味的描述

為什麼中文的歷史文獻對烏龍茶風味的描述那麼的不具體?那是因為最好的烏龍茶都外銷到美國、英國、澳洲等地,而本身在台北大茶區產地的人民,反而沒有習慣喝這些茶,甚至非常有可能是無法喝得起這些高價茶!換個角度來說,烏龍茶的需求地才是對烏龍茶風味最在意的,因此,從烏龍茶外銷國家的資料,更能看出使他們為什麼對福爾摩沙烏龍趨之若鶩。烏龍茶到底風味有什麼吸引力呢?先來看看1845年美國的資料。

Pekin tea company at New York, 1845

雖然1845年台灣的烏龍茶還沒有外銷,不過可以看出美國人對烏龍茶風味的形容:「其中有一種烏龍茶,溫和如微風,香氣如玫瑰,我們特別推薦給所有容易緊張不安的人」。溫和如微風是形容烏龍茶的滋味,香氣則是玫瑰花的味道。以下再看看英國怎麼描述福爾摩沙烏龍茶的風味。

位於費城的Pekin tea company
Rease, William H., circa 1818-1893 Artist.
Philadelphia : Lithography of F. Kuhl, 1847-07.
Tea and tea blending, 1894

到了1894年,福爾摩沙烏龍茶的地位,已經超過廈門與福州的烏龍茶,在此書也有提到其他兩地烏龍茶的特性。福爾摩沙產的烏龍茶,無非是當時最頂級的烏龍茶,被稱為prince of flavouring teas (香味茶中的王子),這裡的烏龍茶香氣是製茶中自然產生的,而另外一種Scented tea 則是用熏花的方式。

Tea from grower to consumer, 1910

這本英國書籍對formosa oolong 評價很高:「最重要的是一種茶,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那就是“烏龍茶”。一旦品嚐過這種來自福爾摩沙的茶,就很難忘記令人愉悅的桃子味道,或帶有杜鵑花芬芳的微妙暗示。」烏龍茶顯然是一種花香、果香極高的茶類,以現茶葉科學的角度,當時的烏龍茶發酵程度是較高的,才有桃子香與花香調的氣味,所謂烏龍茶「味濃」大概就是這種感覺,而對比現在的台灣茶,大概比較接近東方美人茶。不得不說西方人對風味的描述還是挺厲害的,現在看到文字還能想像出烏龍茶的風味。

而為什麼文中提到,烏龍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呢?因為英國並非主要消費formosa oolong的國家,相比紅茶來說烏龍茶在英國僅有少量進口,而美國才是二十世紀初消費最多烏龍茶的國家。在英國烏龍茶大多用於拚配(blend)來提味,大約只需要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就足夠了,而美國人大概非常喜歡濃郁的花果香,所以可能是直接飲用,所以消費量很大。

Tea from grower to consumer, 1910
兩種拼配的方式,可以發現拼配的茶類,竟然包括烏龍茶(Summer Formosa)、綠茶(Moyune Young Hyson)、紅茶(Flavory Ceylon Pekoe, Darjeeling),這些茶的產地遍及各地

美國與歐洲喝烏龍茶可能會加「糖」或「牛奶」?

1921年的一份文件提到,福爾摩沙有三分之二的茶被美國購買,僅有一小部分被銷售到歐洲。當時台灣是日治時期,而日本人消費烏龍茶卻很少,報導說明了原因:「因為日本人習慣喝綠茶不加糖或牛奶,而烏龍則不能單純地被喝下」。如果依據這個邏輯,在西方人飲用烏龍茶的習慣,是會加入糖或牛奶一起飲用的,跟東方人喝茶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確實比較類似紅茶的喝法!在太平洋西岸的台灣,可能沒想位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是這麼喝烏龍茶的,烏龍奶茶搞不好是美國人或英國人最先開始喝的呢!現在看來十分有趣,烏龍茶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是一個香氣濃郁的茶,但是他們還是會加糖加牛奶,難道烏龍茶的香氣不會被干擾嗎?

延伸閱讀:烏龍茶曾經分類在紅茶?清朝外銷茶的分類

1921年茶葉雜誌對日本茶葉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