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紅茶的歷史

台灣紅茶的黃金年代

臺灣的紅茶其實還沒站穩腳步,就不幸的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各種茶葉出口量受到影響,在1945年只有非常少量的出口 (閱讀更多:台灣綠茶的發展史)。戰爭導致短期的百業蕭條,但戰後台灣經濟復元比起印度與鍚蘭更快速,紅茶生產漸漸回到戰前的水平。戰前之生產的紅茶以條型茶為主,而戰後生產量上升,加上國際市場之需要,開始仿效印度、斯里蘭卡製作切菁紅茶、CTC等碎形紅茶外銷。

資料來源: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

戰後茶葉的出口賺取大量外匯,紅茶占台灣外銷茶的比率也逐漸攀高,1965年達到高峰。紅茶這個後起之秀,帶領台灣茶立足與國際市場,彌補當時烏龍茶與包種茶外銷的衰退。然而好景不長,1960年代經濟起飛初期,台灣的工資快速上漲,茶葉產製的成本與產量漸漸無法與印度、錫蘭、東南亞等國抗衡,廉價紅茶在國際市場崛起,台灣紅茶外銷份額逐漸被取代,甚至許多外銷茶類也因為成本因素失去競爭力。

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國際外銷行不通,內銷市場應該也不差吧?經濟起飛後生活中有額外的錢可以運用,臺茶國內的需求開始成長,甚至超越外銷的額度,當時茶藝館非常盛行。

非常遺憾的紅茶並沒有被國人青睞。紅茶一直以來都是外銷的產品,台灣人接觸的機會少,所以還是習慣飲用烏龍茶(青茶),因此青茶類快速的成長。「北包種、南凍頂」是當時的口號,想見烏龍茶類佔據的台灣大部分的內需市場,開始陸續舉辦茶葉的比賽。隨後茶農也開始往較高海拔地區開墾茶園,創造高山茶誰與爭鋒的時代。

現在很多長輩的人都習慣喝高山茶、凍頂烏龍茶的原因就是這樣,因為是當時的飲茶風氣,導致他們對於包種茶、烏龍茶與高山茶比較熟悉,甚至認為紅茶滋味與喉韻無法與這些烏龍茶相比。

台灣紅茶內外銷的途徑都很艱辛,價格也一路下滑,以至於紅茶工廠紛紛減產到停產。雖然在這段期間內台灣推出適製紅茶的大葉品種臺茶7號與臺茶8號,試圖拯救台灣紅茶的衰退,但也無法扭轉消費者的飲茶習慣。台灣紅茶在外銷與內需都沒有市場,因此跌落谷底。然而過了幾十年,現在台灣紅茶有些竟然賣的比烏龍茶、包種茶來的貴。為什麼紅茶能東山再起呢?這要從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說起。

臺茶7號
臺茶7號
臺茶8號
臺茶8號

台灣紅茶風華再起

九二一大地震南投是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民生經濟受到重重打擊。茶業改場魚池分場在同年推出臺茶18號紅玉,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產業的起源地,在大地震後以官方推出,有振興南投產業的意味。

臺茶18號與臺茶17號的推出間隔了十六年,同時也是時隔很久的大葉種品種,也是首度以台灣野生山茶作為親本的優良品種,製成紅茶非常獨特,具有強烈的薄荷與肉桂味。臺茶18號紅玉也不負眾望,帶起了台灣紅茶的熱潮。

紅玉跟以往的行銷走向不太相同,戰後外銷的台灣紅茶逐漸由條形轉為製作大宗的碎形紅茶,直至目前世界大量的紅茶還是以碎形紅茶為主。經過台灣茶內銷時代的洗禮,茶葉在消費者心中,茶葉的芽葉越完整品質越高,而大部分都國外大部分紅茶都有經過切割,形狀也比較細碎,使很多消費者排斥。

為了增加台灣紅茶的區隔性,臺灣的紅茶以手採的方式取得茶菁,製作成條索完整的紅茶,使條型的紅玉在台灣茶市場形象佳,較為精製的定位也使國人開始接受臺灣的紅茶。

從日月潭一帶發展的紅玉紅茶大獲好評後,更促使南投之外的產區開始發展特色的紅茶。不僅是大葉種紅茶,漸漸的有許多茶農利用夏天間做小葉種紅茶。

一般來說夏季的茶葉兒茶素含量較高,製作包種茶或烏龍茶滋味較為苦澀,但這個缺點正好符合製作紅茶的要求,小葉種茶樹兒茶素含量相較大葉種少,小葉種夏季的茶菁正好有較多的兒茶素發酵,可以製成收斂性較強的紅茶。

原本夏季較不適合製作青茶的茶葉,因為多了製作小葉紅茶的選項,不僅能茶園的收穫次數提高,更能增加茶農的收入,何樂不為呢?因此也越多特色的紅茶的在市場中竄出,例如舞鶴紅茶、鶴岡紅茶、蜜香紅茶、桃映紅茶、石門紅茶,甚至是野生山茶製的紅茶也是新興品項。

台灣成為另一個大吉嶺了嗎?

臺灣紅茶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經幾端波折。從初試身手,持續磨練,到大放異彩。從跌入谷底,絕境後生,到多元發展。回顧最初日本駐孟買領事的建議,把台灣建設成另一個大吉嶺,如今有達成嗎?

以產國國家的角度,台灣茶的名號確實享譽國際,但是未能像大吉嶺紅茶定位那麼明確。台灣能生產的茶類非常多元,卻無法集中向國際行銷是台灣多數茶類外銷的問題所在,期盼能有更清楚的國際定位。

以產製紅茶的角度,台灣能夠創造出風味差異極大的紅茶非常厲害,但臺灣的紅茶在國際的知名度略顯不足,期望台灣的精品紅茶也能夠持續走向國際。

參考資料

  • 《台灣之茶》。徐英祥
  • 《茶的世界史》。角山榮。2004。玉山社
  • 《台北縣茶業發展史》。陳慈玉。民93。稻香出版社
  • 《臺灣茶輸出百年簡史》。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