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綠茶的歷史

台灣的綠茶開始製造的年代早於紅茶,但是從外銷的時期來說,卻是落後於紅茶。台灣之烏龍茶與包種茶早在清朝時期就大量外銷,日治時期除了包種茶外銷出色,也專注在台灣發展紅茶,綠茶一直到日治時期1919年才有非常少量的外銷紀錄,直到二戰後台灣綠茶才興起並以外銷為主。

日治時期的臺灣綠茶

日治時期綠茶出口在1933年達高峰28萬公斤,但如果與烏龍茶、包種茶、紅茶的外銷量相比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台灣綠茶為什麼在日治時期不興盛?

首先台灣主要以產製部分發酵茶為大宗,民間無力自行開發或引進技術大規模生產綠茶,日本政府其實是也擔憂一旦台灣的綠茶產業興起後,有可能威脅到日本國內的綠茶產業,所以日本政府刻意壓制台灣的綠茶發展也不鼓勵製造,相較之下以扶持紅茶產業為目標。

當然,日治時期還是有生產綠茶,例如1919年三峽一帶開始有製作龍井茶,同年也是台灣綠茶葉第一次出口的。除此之外,也有少量製作日本煎茶供應在台的日本人,亦有產製銷往東北三省的大方茶。

日本在亞洲的軍事擴張對台灣茶業的影響

日本殖民末期是台灣茶歷史的一個重要時機點,台灣茶產業內外交困,面積減少,在1945年外銷量幾乎停止,但戰後幾年台茶卻快速的成長。

日治後期持續擴張在亞洲的勢力,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同時也參與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開啟區域性戰爭,戰場幾乎遍及東北亞、東南亞、大洋洲地區包括朝鮮、華北、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都被日軍侵入,甚至還從緬甸入侵當時還是英屬的印度。

資料來源:開放博物館

區域性戰爭需要許多補給,從位於東北亞的日本調派物資的距離太過遙遠,台灣成為日本向外擴張的重要的戰略物供給地。台灣在日本殖民已打好許多基礎,也成為亞洲當時較為現代化的地區,二戰開始後台灣部分的民生工業轉變為軍事工業,而供給在亞洲侵略各國日軍的糧食需求也大量增加。

茶葉並非民生必需品,許多茶園被迫轉種糧食作物,使得茶園的面積減少,加上日軍侵略的許多亞洲國家,台灣為日本的殖民地,輸出的茶葉當然不免受到波擊;另外日本在1941年對英國、美國宣戰,使台灣外銷英美的烏龍茶也受到影響。

然而,戰爭時台灣的茶葉也獲得一些發展空間。台灣外銷的紅茶,因日本侵略東南亞,造成激烈海戰,使印度、錫蘭、爪哇等地的紅茶無法順利運往歐洲。

另外當日軍控制東北與東南亞地區形成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時,台灣包種茶在這些地方的外銷竟然是成長的。但二戰的最後一年1945年,台灣幾乎沒有茶葉外銷,導致許多茶園荒廢。

戰後台灣茶業復興與綠茶的發展

戰後台灣的茶業快速復興,綠茶成為快速成長的茶類,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茶葉市場有關。台灣光復後,茶還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生產,政府積極地指導與獎勵,1946年台灣省公私營業會社,成立省營的「臺灣茶業公司」,極積極重建茶園,使茶園面積快速增加,也整理製茶工廠,除了恢復原有的烏龍茶、包種茶、紅茶的產製,也先後引進外來茶類加入台灣茶業的生產。

另外洋行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治時期台灣除了紅茶之外,其餘的茶葉輸出大都業務都受到洋行所控制,本地的出口商僅能跟著洋行的腳步。利益所趨洋行掌控世界茶葉市場的供需十分敏感,在戰後洋行也嗅到了台灣茶葉方展的新方向。

資料來源: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

中國大陸原本大量外銷綠茶,雖然為二戰的戰勝國,但內部已無力振興茶業,隨之而起的國共內戰始也限制了茶業的生產。另外一個綠茶生產大國日本,受戰爭影響甚鉅,日本國內茶園荒廢,也還未有能力供給綠茶給世界市場,所以洋行趁勢幫助台灣建立綠茶的產業,填補國際綠茶的缺口。

1948年洋行引進中國綠茶製作的方法,洋行不僅帶來技術並給予資金使茶廠導入綠茶的製作,在桃園、新竹一帶開始傳授大陸製造炒菁綠茶的製方法,甚至為台灣綠茶開拓國際市場。隔年第一批綠茶於,年隨即出口約120萬公斤到北非。

北非與中東地區的綠茶在二戰前大多由中國大陸輸出,台灣當年沒有中國大陸綠茶的競爭,所以很快地能將綠茶外銷致當地,到了1952年綠茶出口量成長約4倍達到615萬公斤,開始超越其他茶種。除了新竹(新埔、竹東、關西)、桃園(楊梅、湖口),更於台北石門、三峽開始發展龍井、碧螺春。

參考資料:

  • 大東亞共榮圈要圖。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物件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台灣(CC BY-NC 3.0 TW)。發佈於《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ffc5c1e7a209d94e2c47885b34b8ea4#1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