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烏龍茶的歷史

台灣現在能在世界的烏龍茶領域掌握話語權,是經過歷史慢慢地奠基而成,雖然現今社會常說的「烏龍茶」,在認知上與清領時期帶領台灣茶在世界上展露頭角的「烏龍茶」已經有些差異,不過跟隨著烏龍茶在台灣演變的軌跡,還是能了解台灣茶業隨著時代的變化。

台灣茶的發源地

茶葉貿易在清領末期已經成為北台灣主要的經濟來源,日治時期也抓著這個小金雞持續發展台灣茶。大台北的茶業發展,基本上要回溯到清朝才更能理解其緣由。

清領時期,北部的行政區劃分與日治時期有所不同,根據1870年編修的淡水廳誌所紀錄:「淡水廳之石碇與拳山二堡之民以植茶為業」。石碇堡與拳山(文山)堡是現在的哪裡呢?

石碇堡的範圍大致是新北市汐止、平溪、瑞芳與基隆市七堵、暖暖、安樂,而並非現在新北市的石碇區。而文山堡的範圍則是新北市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與臺北市文山地區,現在的石碇區是當時文山堡內的一個庄。

從以前的茶山遠眺台北101

「以植茶為業」說明這些區域,可能已經有專門從事茶業的農民。1858年,清朝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與多國簽訂「天津條約」,台灣北部的淡水港、基隆港對外通商,可見台灣北部的貿易潛力已經被看見。特別是淡水港最先通商,不僅能匯集北台灣丘陵樟腦的資源,最重要的還是茶業的發展。

淡水港成為台灣茶與樟腦外銷的主要港口,北台灣的樟腦與茶葉外銷,逐漸使北台灣崛起。「茶、糖、樟腦」在開港通商後成為台灣貿易的主力,尤其是茶葉,1868-1894年出口值占了淡水港總出口值的近九成。也因為開港通商,更多茶葉貿易需求出現,越多人以茶為業在台北丘陵地種茶。北台灣茶業的蓬勃發展也要歸因於洋行,透過借貸資金讓更多人有機會開墾茶園。

地利之便成就了北台灣的茶業

清領時期時茶園分布在台北盆地周圍,不過主要還是臺北城南方的山區。可以發現這些區域正好是淡水河三個支流的流域,包括大漢溪(舊名為大嵙坎溪)、新店溪與基隆河(舊名為基隆溪)。這三條河川的上游,除了是丘陵地外,也是河川的集水區,多雨的氣候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清領末期雖然北台灣雖然逐漸發展,劉銘傳也在北台灣建設許多現代化設施,不過茶葉多種植在丘陵,當時公路並不發達,陸運的運送成本與效率不高。在台北盆地周圍山區生產的粗製茶,主要是仰賴人力從山中的便道挑送至定點聚集,而今日北台灣留下了很多古道,或多或少都與木材與茶葉有關。與茶葉運輸貿易最出名的大概是淡蘭古道南段,當時是一條商用的道路。

物資集中到聚集地後,而接下來的河川就扮演重要運輸通道。當時河川沿岸會設置渡口,台灣北部的許多老街都是當時集運貨物之地,大多也距離河川不遠,例如大溪、三峽、深坑。就台北茶葉運輸來說,在文山堡區域內的茶葉,會從淡蘭古道運送至深坑,經由「深坑」與「楓子林」的渡船口,然後物資乘坐著小舢板船,沿著景美溪往下游運送,經新店溪後到淡水河畔的大稻埕,再進行精緻加工到裝箱出口。

1895年〈台北及艋舺、大稻埕略圖〉大稻埕的位置正好位於大漢溪(舊名為大嵙坎溪)與新店溪的匯流之處
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2020).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Available at: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Accessed Date]

大漢溪與三峽溪匯留之處,也曾經有這種的據點,那就是清代的三角湧,也就是現今的新北市三峽,同樣為也是清代茶葉聚集地。海山堡的茶葉運集至此地,再以舢舨船將之運至大稻埕。不僅如此,桃竹苗丘陵地產製的茶葉則會運至大溪集散,再利用河川往北運輸到大稻埕。茶葉早期的運輸仰賴河運,清領末期茶葉運輸模式則逐漸從「河運」轉為「陸運」,與清末縱貫鐵路建設與人力輕便鐵路普設有關。

引領台灣茶外銷的烏龍茶

18世紀初,遷台的移民從福建引進茶樹台灣,最先是北部丘陵開始植茶,最早生產的是烏龍茶。起初產茶大多為副業,產量不多基本上也僅在台灣販賣。大約在1830年,北台灣生產的茶葉開始被運銷至廈門與福州。

台灣尚未開港通商前,清政府是禁止台灣貨物直接輸往海外,因此台灣茶先被運銷至清朝茶葉外銷的重要口岸,再進行轉口貿易。此外,當時台灣產製的茶基本上是粗製茶,也必須先精緻加工,篩選過後裝箱才能達到出口的標準,而清代中葉以前台灣並沒有茶葉精緻的工廠。廈門與福州的茶葉精緻工廠,正好滿足台灣茶精緻加工的需求。不過,從台灣茶運銷至福建口岸,要先被課徵入口稅,如果再加上茶葉精緻加工的成本,造成台灣茶與中國茶處於不平等的競爭狀態。

淡水河岸的大稻埕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1861年英國領事曾寫道:「當時臺灣已有巨量茶運銷大陸」,可見開港通商後,雖然外國可以直接與台灣的港口進行貿易,但台灣未有精緻茶葉的工廠,所以還是先將茶葉運銷至大陸口岸精緻加工,再轉為出口。如果能把茶葉精緻工廠設在台灣,就能大幅減少轉銷的支出,也不用受到廈門與福州商人的牽制。

天津條約簽訂後台灣開港通商成為台灣茶的轉機。中國開通商後,各國商人們競相到中國的貿易口岸處尋找商機,台灣也例外。洋行起初紛紛在覬覦台灣物產,北台灣的丘陵擁有大量的樟樹資源,是很多商人貿易的目標之一。蘇格蘭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和茶葉買辦李春生也就是在考察的樟樹資源時,意外發現北部丘陵非常適合種植茶樹,並認為位於台北盆地的文山堡與海山堡頗具大量生產茶葉的潛力。

不久之後,約翰.杜德聽取李春生的建議,由福建安溪引入優良茶種。李春生買辦的工作,則是串連台灣人與外國商人的重要角色,負責居中溝通協調,包括貸款給茶農獎勵開墾栽植茶樹,而後再收購生產的茶葉,有點像契作的味道。首先是1867年運送一批烏龍茶往澳門販售,賺取數倍利益,意外發現比樟腦還有利可圖。

隨後1868年,他們在台北設立茶葉精緻工廠,不再運輸茶葉至大陸進行加工,杜德也成立寶順洋行。次年1869年,李春生與杜德雇兩艘帆船,裝載約12萬9千公斤(2131擔=213,000斤)的精緻茶葉,打著「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標籤到美國紐約去賣。

沒想到一炮而紅,於是台灣茶的聲譽在歐美各地傳開,因此外國商人接踵而至的來賞茶與進行茶葉貿易,洋行也紛紛在大稻埕設立茶葉精緻工廠,這種模式讓更多人願意開墾茶園,北台灣的茶業發展翻轉了北台灣的樣貌。曾經的台北近郊山區,可能都是一望無際的茶園。

臺灣的烏龍茶被推上國際,絕非偶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絕佳的茶葉產地,加上開港通商的轉機,並有杜德與李春生獨到的眼光與合作,促成台灣烏龍茶外銷新頁。

延伸閱讀:
一百多年前福爾摩沙烏龍茶的風味如何?
烏龍茶曾經分類在紅茶?清朝外銷茶的分類

烏龍茶與大稻埕的興起

一府二鹿三艋舺,指出了清朝台灣北中南的三個大城市,都因為有航運的便利性,帶來地區的繁華。台南與鹿港兩者都是沿海的城市,而艋舺則是在淡水河流域中游的河岸城市。

雖然清末台灣茶葉產量逐漸提升,粗製茶從台灣運至福建口岸精緻加工的情形始終未改變,台灣茶無法擺脫福建商人的控制始終是個問題。杜德在萬華設立茶葉精緻工廠,不用在將粗製茶運至福建精緻,節省許多成本,開始逐漸改善。

後來因為一些因素,茶葉精緻的工廠從艋舺轉移到大稻埕。台灣烏龍茶的熱銷,許多商人開始在大稻埕設立茶葉精緻廠,因此逐漸成為台北茶業集散地,也演變成台北的商業重鎮,然而實質掌控台茶貿易的角色,卻從福建商人轉為洋行。北台灣丘陵產的粗製茶,運至大稻埕經過精緻工廠進行撿梗、篩分、烘焙作業後,最後裝箱上船從淡水出海,台灣茶帶著Formosa oolong 的名號航向世界。

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的夜景。大稻埕對岸的三重一帶曾經是早期薰花茶花料的產地,現在已大樓林立

台灣烏龍茶風華與消逝

外銷美國的「福爾摩沙烏龍茶」大獲好評後,外國商人大量進大稻埕台灣進行茶業貿易,包括寶順洋行、德記洋行、和記洋行、水陸洋行與愛利士洋行從事台灣茶貿易,1890年香港怡和洋行,也在台北設立分行。除此之外也資金也源源不絕的提供開墾茶園,烏龍茶外銷量大幅上升。

從1869杜德與李春生第一次外銷美國的12萬9千多公斤的烏龍茶,到1893年間台灣總出口量約980萬公斤(烏龍茶輸出量之最高紀錄),在短短二十幾年間有數十倍的成長。1896年僅台北已有兩百多家茶行設立,從業人員約為3600人,可想而知北台灣茶園的面積也在此段期間快速增長。這樣高速成長的茶產業,曾經在1868-1894年出口值占淡水港總出口值的近九成,絕對是改變北台灣轉型的重要產業。

台灣烏龍茶的製法由福建傳入,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茶葉的品質在清領末期已青出於藍,甚至比福州產製的烏龍茶優異,更獲得國際好評。1890年後外銷量大致都維持在7000噸以上,日治時期中期以前也大致為持此規模。不過到了1919年,外銷量突然大幅下滑,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台灣烏龍茶主要外銷國美國,因為爪哇紅茶大幅傾銷美國,逐漸取代台灣烏龍茶的進口,第二部分台灣外銷茶葉品質下滑,影響台灣茶的信譽,進而導致外銷總量逐漸下滑。

當時Formosa oolong的外銷榮景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