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故事,拍再久都值得。

2018年3月。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去了中國當交換學生,號稱有認真學習,實則走訪許多名勝古蹟。我開始有種感覺:我對成長的土地不夠了解,應該說身為一個台灣人我認為是不夠的。同樣在華人的社會下,台灣到底有什麼獨特的文化?我腦中除了台灣人常常說的小吃與美麗的高山,其餘是一片空白。連我,一個台灣人,都吱吱嗚嗚講不出個所以來,那到底要怎麼把台灣推薦給外國人,讓他們駐足停留。

獨在異鄉為異客,讓我認真思考到底什麼是台灣價值XD。從生長的歷程尋找原因,因為我從來沒有好好了解台灣的文化,學校受教育的過程是不會強調這些的。自己不算是在城市長大的孩子,照理說會比較親近一些鄉土文化,但我覺得家中長輩的觀念,一直影響著我。坦白說,高中以前我對廟會、八家將的活動帶有負面印象,這些偏見讓我以為那些都是幫派組織的活動,盡量不要接觸。大學以後,出國走走,我才發現我所知的台灣文化少之又少。

我們常常追尋高深的學問,卻忘記已經累積在生活的文化

2019年3月。一位擔任博士後的學姊推薦我去看一部關於布袋戲的記錄片,最近在大稻埕有露天放映。她說之前她在電影院看到哭了,我納悶一個文化題材的紀錄片怎麼有辦法哭,除非學姊真的太多愁善感了,不然大概就是個…

去看之前我稍微看了一下簡介,也沒有說特別期待就決定去大稻埕晃晃。很意外的在台北念大學四年,我從來沒有走進大稻埕,就算過年常常聽到迪化街的新聞,也沒有到過此地,我的活動大多是和同學遊走在台北的郊山。

還寒的傍晚飄著細雨,我走進迪化街,街上掛滿年後還沒拆掉的紅色燈籠,復刻的洋樓在傍晚越顯懷舊。簡單吃了晚餐,走到永樂市場的露天電影院,隨風微飄的螢幕前排滿塑膠椅子,我選了一個較後方的位子坐下,默默等待電影開始。

看完紅盒子確實令我感動,我大概理解學姊為何落淚,也明白她不是個愛哭鬼,因為楊力州導演把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先生,在布袋戲劇團家族中擔負的責任與父子之間難以言喻的愛,刻劃的非常揪心。但本片令我最敬佩的不是布袋戲大師而是導演,前前後後他大概花了十年的時間跟拍剪輯才完成此電影。

片中的一個橋段有人問導演:「你怎麼願意花那麼長的時間拍這個故事?」

他回:「一個好的故事,拍再久都值得。」

一句簡單的話,卻十分有張力。這或許是紀錄片導演的使命,卻引發我不停地想:身為台灣人我也有使命記錄台灣,哪怕是多理解一些歷史,或是生活中不起眼的文化,都應該是在記錄台灣的事情吧?

後來想想就是那一天,我坐在永樂市場外看了這部紀錄片。大稻埕,一個曾經的北台灣商業重鎮,因為茶葉貿易引領台灣的第一次經濟奇蹟,翻轉了台灣的發展。而大學時我走過的台北郊山,都可能是曾經種植創造奇蹟的作物之地。

文化大多是稍縱即逝

你可以想想,沒有昔日大稻埕的茶葉,哪有今日信義區的101。那大稻埕留下了什麼?

這就回到為什麼布袋戲的紀錄片要在大稻埕放映?布袋戲對年輕人來說應該是陌生的,除了電視上播放的霹靂布袋戲還小有名氣。最初,布袋戲演出是為了酬謝神,因為人們的信仰與社會經濟掛鉤在一起,生活安定了,賺了錢總是要感謝神,所以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像是布袋戲、歌仔戲、以及在幕後伴奏的南北管樂團,這些活動也算是當時的娛樂。但在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改變後,可惜的是當時生活中熟悉的活動,被我們稱之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現在正一點一滴的流失。

現在我們會覺得,那些具有技藝的老師傅非常厲害,我們沒辦法想像他們要花多久時間練習與雕琢自己的技術。而若是回到過去,這些技藝是他們生活的工具,講難聽一點是賺錢的工具,如果不把自己的技藝磨練的夠精湛、夠獨特,身旁是有很多競爭者的,因為大家都有技術在手。

巴洛克音樂時代的大師巴哈,他的作品有一千多首,很多作品都是屬於宗教音樂,當然其中也有他創新的作品,才能樹立他的地位。那個時代以做音樂為工作的很多,姑且稱為藝匠,而在眾多的作品種只要有個幾首作品能夠流傳下來,那就足以撰寫在音樂史中了,現在的作曲家可以像他們一樣多產嗎?

那些生活中的傳統,我們不太容易發覺他們漸漸式微,因為習以為常的東西往往是最容易被忘記的。大意了,就稍縱即逝。

台灣這些還身懷絕技的師父們,在過去,他們應該都是藝匠,為了生活他們持續產出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有市場需求;現在,我們稱作他們國寶,把他們的技藝當作藝術品欣賞,但這些人大多已年邁,是即將殞落的星星。

是技藝也是記憶

書法的沒落,是因為硬筆書寫、電腦打字的興起而被取代,幾百年來華人日常書寫的習慣,就在幾十年來被顛覆。大部分缺乏應用的東西逐漸就被淘汰,那些以往的技藝也成了時代的記憶。

台灣好多的傳統工藝與文化,正好就在時代洪流遇到懸崖的時機點。我們可以選擇忘記,或是要努力記得它。但真的很難,即便是影像與聲音的科技越來越進步,紀錄的成本也越來越低,無法與時代共進事物,最後的命運大多是淘汰。

一個好的故事,拍再久都值得。但如何將台灣的故事拍的久,我想還是要有人在乎,因為只要有人在乎,這些保有技藝的師父也會願意繼續傳承,這些技藝就不會無聲無息地消失。

茶改變了台灣的歷史,那我們可以用茶記錄持續變化的台灣嗎?我希望是可以的,多跟這些人接觸,用杯茶拉進彼此的距離,了解他們努力保存的文化與技藝,因為只要多一些人關注他們,這些東西就會變成社會的記憶。

寫在,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