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歷史

三井合名會社與日治中期後的製茶工場

甲午戰爭台灣割日後,日本的三井物產在1896年於大稻埕港邊街設立臺北支店,專門經營茶葉、樟腦、稻米、砂糖等物產的出口。1909年三井家族成立「三井合名會社」,其在日治時期除開發台灣林業資源,也進行大規模茶葉生產。日本政府接手台灣時,烏龍茶外銷主要掌控在英美的洋行手上,所以日本政府大力扶植日本商社與洋行競爭茶葉出口,在官方有計畫的支持下,台灣茶葉出口的株式會社出現,最大的兩大企業是「三井」與「野澤組」,尤其以三井合名會社外銷量最大,其也在北台灣發展大型製茶工場。

1908年三井合名會社首先在海山郡設立海山茶場,一開始以生產烏龍茶、包種茶為主,後來又建立8間大型製茶場,其中7間屬於新式機械製茶工場,1間為傳統式的製茶工場。1920年後三井陸續建立其他茶工場,烏龍茶外銷衰退,開始轉為包種茶與紅茶外銷,第二座茶場大豹工場面積將近2000坪,茶園面積約600公頃,紅茶年產量65萬磅,為當時東亞最大型的新式製茶工廠。

大豹位於大漢溪支流三峽溪中上游地帶,即現今新北市三峽南部大板根附近,古地名為插角。1900年左右日本人進入開發山林資源,而後日本總督府進行「理蕃政策」,在經過與泰雅族一系列的激烈交戰後佔領大豹社,隨後「三井合名會社」的就以資本主義入侵,持續開發此地區。

在1923年於臺北州文山郡設立石碇庄的乾溝工廠,屬於傳統的舊式製茶工廠,採用手動機械製造,因此單日製茶產量少,紅茶年產量最少僅10萬磅(工廠面積210坪,茶園面積約100公頃)。同年接受臺灣拓殖製茶株式會社委推管理位於新竹州的苗栗郡三叉工場(工廠面積900坪,茶園面積約360公頃,紅茶年產量35萬磅)、大溪郡銅鑼圈工場(工廠面積510坪,茶園面積約120公頃,紅茶年產量20萬磅)。

1924年設立的臺北州海山郡大寮工場,為大豹工場的分場(工廠面積800坪,茶園面積約200公頃,紅茶年產量25萬磅)。1926年設立的新竹州大溪郡角板山工場(工廠面積1700坪,茶園面積約500公頃,紅茶年產量60萬磅)。北部的大豹工場、大寮工場與角板山工場為產量前三大的新事製茶廠。1928年於臺北州文山郡設立磺窟工廠(工廠面積700坪,茶園面積約300公頃,紅茶年產量30萬磅)。1934年於臺北州文山郡設立龜山工場(工廠面積450坪,茶園面積約200公頃,紅茶年產量25萬磅)

1926年設立的大溪郡角板山工廠現今還保留著,現在稱為大溪老茶廠,位於今日桃園三民
位於今日新店區大台北華城一帶
位於今日新北市新店區龜山里

三井公司建立的8座新式茶場,是三井公司成功外銷臺灣紅茶的基礎,日後發展與立頓紅茶「Lipton」齊名的日東紅茶「Nittoh 」想要攻入國際的紅茶市場。二戰後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大量開始接收日本在台產業,三井合名會社撥交轄下的56個企業單位給「台灣農林公司」接管,現在三井留下來的茶場也由農林公司經營。

梅山可能是台灣南部最早具規模的茶產區?

有人說台灣南部最早種茶的地區是滿州鄉,也就是現在港口茶的產區,不過一直以來港口茶的產量並沒有很多,在清領末期北台灣烏龍茶賺取大量外匯後,也有人想到南部嘗試種茶,不過最終因為品質不佳,沒有在南部大量開墾種茶,絕大部分的茶區都分佈在今日台中以北的地區,南部雖有零星種植卻無法形成具規模的茶產區。

1895年台灣割日,福爾摩沙烏龍茶正處於的巔峰年代,從日本總督府的1899年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台灣茶區的分佈絕大部分都在臺北、宜蘭與桃園,也有擴張到較為南方的新竹與苗栗地區。

可以觀察到日治初期中部與南部的行政區臺中縣與臺南縣,也出現面積較小的茶圃,可以注意紅字的沙連堡、沙連下堡,大約是今日南投日月潭地區,而更南邊的台南縣有一個叫「打猫東頂堡」的地區也有少量的產茶,這裡是哪裡呢?

大約是今日嘉義縣古坑鄉、梅山鄉、大林鎮境內:

後來打猫東頂堡的確在日治中期發展成為一個南部小規模的產區,在1935年出版的ALL ABOUT TEA書籍的地圖中,顯示「水沙連」與「打猫東頂堡」分別是中部與南部的茶區。雖然滿洲的植茶歷史早於梅山地區,但南部真正形成茶葉生產規模的應該是梅山茶區。

紅圈處為今日嘉義縣古坑、梅山、大林地區;紅圈的西北方為南投縣日月潭茶區。陰影處為茶區,大多集中在臺北、桃園、新竹;中央黑點處為山脈名稱
All About Tea, Volume 1
by Ukers, William H. (William Harrison) 1935

影響福爾摩沙烏龍茶出口的兩大現代建設

一、鐵路修築(基隆到新竹)

1887年劉銘傳決定建設台灣北部的鐵路,剛開始從大稻埕到基隆先通車,後來新竹報台北的路線也開通,兩段鐵路都通過大稻埕,因為那是台灣當時最繁華的地區。淡水一直以來都是茶葉出口的港口,至少1895年之前是這樣,大部分的茶葉都是由大稻埕往下游運送,然後出口至中國沿岸的廈門與福州。鐵路建立以後,已經有一些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生產的茶葉藉由鐵路,往北運到大稻埕。

一百多年前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的風味如何?

開港通商後台灣茶的出口,創造極大的貿易價值,茶葉出口的貿易額帶來了繁榮,大稻埕地區興起取代艋舺成為台北的商業重鎮。烏龍茶的外銷,甚至導致台灣南北經濟的翻轉。台北成為台灣的政治與經濟首都。烏龍茶當時為什麼能創造如此龐大的商機呢?它的風味又是如何吸引西方人呢?

廈門與福爾摩沙烏龍茶的轉口貿易關係

廈門與台灣的貿易關係似乎影響著台灣烏龍茶的貿易,從歷史的角度,不管是地理位置與一些人事物都充滿緊密的連結。在荷蘭時期台灣成為東亞商品轉口貿易的地方,此時中國茶有已從廈門運至台灣。鄭成功擊退荷蘭佔領台灣,也可以發現是從廈門發兵,台南鹿耳門與廈門的關係早在17世紀就有連結,即便因為清朝政府海禁的原因,導致鄭氏政權只能與中國進行走私貿易,但廈門這個地方依然是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橋樑。

清代到日治時期烏龍茶貿易路線的變化

烏龍茶外銷的貿易,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搭配不同的貿易路線

1.粗製茶運到廈門福州精製後出口的時期,大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還沒開通前,剪飛船或輪船運送茶葉,經過南洋、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大西洋,航程大概是幾個月。台灣茶從淡水。

2.大稻埕設立精製場後,台灣烏龍茶大部分在台灣進行精製,從淡水港輸往中國口岸,這時轉口貿易主要為是先運至廈門,此段時期台灣烏龍茶的量逐漸超越廈門與福州的烏龍茶。歐亞國際的運輸航路有兩條,一繞過好望角的路線、二直接經過蘇伊世運河的路線。蘇伊世運河大幅減少了航行時間,因此選擇此路線的茶葉商船持續變多。

3.基隆港出口的初期。淡水港由於地形關係,河岸的水深不足,大型的商船與輪船無法停靠,所以淡水港的茶葉幾乎都仰賴小船是運送到中國的口岸,在裝載進大型的商船後出口,因此淡水出口的茶,幾乎都經由轉口。

台灣荷蘭時期茶的轉口貿易

從香料貿易到茶葉貿易

海權時代的霸主,誰掌控了海域與貿易誰就擁有權力。西班牙與葡萄牙人侵略殖民與香料貿易,首先成為壟斷了世界兩大海權帝國,而後來荷蘭以印尼巴達維雅(今日印尼的首都雅加達)為根據地,也開始發展香料貿易,但真正讓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海上霸權的,其實是茶葉的貿易。17世紀初,1610年荷蘭首次將東方的茶葉經由海運送到歐洲,而當時進入荷蘭東方的茶並非紅茶而是綠茶,更有趣的是可能不是中國的綠茶而是日本綠茶。

原因是中國的港口還被葡萄牙與西班牙掌控,荷蘭人首先到日本,十七世紀初荷蘭從日本進口了一些茶葉,但後來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大宗的茶葉貿易國家還是中國,一直到十八世紀初,荷蘭進口的中國茶都以綠茶為主,歐洲在最一開始的飲茶也是從綠茶開始。十七世紀中國還實行鎖國政策,中國與歐洲的直接貿易來往並不是非常多,大部分運往歐洲的茶葉實際上是經過轉口貿易獲得的,主要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據點巴達維亞。不僅是東南亞之間的中國商船載著商品到巴達維亞與荷蘭人貿易,從日本和中國重要港口的商船也載滿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再順著季風來到巴達維亞。

台灣的茶葉轉口貿易

荷蘭人原先想要到澳門、澎湖設立據點,但除了有清廷影響,澳門還有既有勢力葡萄牙,因此將台灣設立成東北亞的貿易據點,進行在東北進行區域貿易,同時也作為向南運送至巴達維亞的重點。廈門成了與荷蘭貿易重要城市,台灣在當時雖然沒有生產茶葉,但在荷蘭統治時期已經被作為東北亞轉口據點,在早期的文獻中可以發現茶葉貿易的興盛。

《熱蘭遮城日誌》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英國在十七世紀茶葉貿易也沒有非常穩定,剛開始取得茶葉的途徑大部分在班達與來自中國的商人交易,也從葡萄牙籍商船購買。英國國內攀升的茶葉需求,後來在廣東直接與中國進行大量的茶葉貿易,荷蘭雖然也從廣東獲得茶葉,但貿易量很快的被英國超越,後來荷蘭的茶葉貿易也因此敗給英國。

烏龍茶之粗製法-日治時期紀錄

日日新報 明治39年 1906/05

烏龍茶之製造分為兩段。一在山方之農家自粗製之。一此粗製茶入諸茶商之手。然後再製之。其粗製法。各處大同小異。農家之收入茶。皆以粗製茶之良否為增減。山方農家。欲高其製茶之聲價者。故將其從來墨守之舊習。漸次改良就緒。玆將於安平鎮所調查之粗製法略記端倪。以資參閱。

福爾摩沙烏龍茶外銷的轉戾點

就貿易數據來看,1869年淡水茶葉出口總額首次超越樟腦,此後烏龍茶貿易還倍數增長,1869年成為台灣茶外銷的轉淚點,而這發生什麼事使得1869年成為關鍵的年份呢?

就茶樹種植而言大約從小苗成長至能採摘茶葉的程度大致需要三年以上,李春生在北台灣大力推廣茶樹種植約莫過了三四年,正好是新茶園可以收穫茶菁的時機點,茶園產量的提升供給原料製作烏龍茶,加上在幾年之間製茶技術的提升,並少量外銷到其他城市,甚至建立Formosa oolong的形象,使得在1869年烏龍茶的總額得以超越樟腦。

樟腦產業在北台灣比茶產業發展悠久,在淡水開港通商後的十年左右,竟然被茶葉的出口超過,可見茶葉產業在北台灣的驚人成長。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件,關鍵事件影響台灣茶的外銷。1869年位於埃及蘇伊士運河開通,對於世界的航運是重大的里程碑,藉由這條運河商船可以從紅海通過運河進入地中海,這條南北巷的通道讓商船不必再繞過整個非洲,直接減少商船從亞洲到歐洲數十天的航程。

這個世界新航道,改變了長達三百多年從歐洲到亞洲的路線,世界各國的運輸。就在此年,約翰度德也趁著這個時機點,利用兩艘快剪船裝載2131擔的台灣茶打著Formosa ooloong的名號,直接從淡水將之運送至美國紐約,這次事件也打響台灣烏龍茶在美國的名聲,甚至還傳至歐洲。

Formosa oolong直輸美國紐約的事件,比較像是一種行銷推廣的商業活動,事實上大部分的台灣烏龍茶還是從淡水出口至廈門,再由廈門轉口至需求的國家。

Formosa island — Preparing tea for the American market at Tamsui, northern Formosa(1871))

1871年Edward Greey 在美國畫報上刊登了淡水茶葉準備出口前精製的盛況,在街上可以看到眾多茶工在揀茶梗,在這兩年間Formosa oolong知名度一定在美國間廣放流傳,甚至有商人第一手的報導遠在太平洋另外一側的福爾摩沙島

1875年李春生對臺灣茶業的評論

李春生和約翰杜德算是合作建立清領末期北台灣產業鍊的重要人物。李春生在1865年來到台灣,在幾年之後對台灣茶產業鍊早就非常熟悉了,因此他發表對台灣茶葉的評論十分有參考價值,以下有三篇李春生在1875年在中外新報發表的其中三篇文章提及台灣茶葉的狀況,也提出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