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聞名的台灣,咖啡廳卻比茶館多很多?

tea, cup, pot

咖啡與茶葉都算是嗜好性的飲料作物,精品的茶葉與咖啡的價格可能讓人高攀不起,一般人也無法體會它們的價值。較大眾化的飲茶與喝咖啡的文化,比較能反映社會上對於這兩種飲料的喜好性。

品味茶與咖啡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心鑽研,許多人是想在快節奏的生活之下,獲得更多咖啡因來維持工作的效率,咖啡或許在這一點勝過茶葉。但通常不在乎感官品評的消費者,會將喝茶和喝咖啡變成獲得能量來源的方式。將糖與牛奶加入咖啡與茶中,人不在是對咖啡因成癮,而是可望獲得熱量。因此茶與咖啡變化出更多樣的商品,例如: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加糖的手搖飲、各式的奶茶。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大宗販賣這些商品的店家,是咖啡廳與手搖飲店。但很奇妙的是,兩者的定位有些差異。手搖飲店通常是買了就走,而咖啡廳則是可以坐在變內享受店內的空間與環境,當然店內商品的單價也會提高。

只是去咖啡廳喝咖啡?

台灣的咖啡廳密集程度,不能全然代表飲用咖啡的人口,茶館的數量也不能表示台灣飲茶文化是否盛行,但卻能反應消費者比較願意去咖啡廳消費的事實,才能撐起分布在大家小巷的咖啡廳。

與咖啡廳性質相同的應該是茶館,也像咖啡廳可以與朋友談天說地,或沉浸在店內柔和的音樂與唯美的燈光中閱讀寫作。茶館也曾經在台灣風靡過,為什麼在現在卻感覺卻不及咖啡廳?茶館也能塑造出咖啡廳差不多的環境,但為什麼在類似的定位中,台灣的茶館卻硬是比咖啡廳高價呢?

茶館定位成精緻且高價位的路線,而手搖飲店定位成平價,卻少有中價位茶葉的餐飲店。茶館甚至更像精品,相對是較為小眾的市場,跟咖啡廳比起來,茶館對民眾來說似乎曲高和寡些。

姑且不論到底消費者是喜歡喝茶還喝咖啡,假設消費者對單純飲料的嗜好程度是一樣,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讓人喜歡咖啡廳更勝茶館。

cafe, man, sitting

你喝的是咖啡,還是咖啡背後的文化?

走進去咖啡廳消費,不僅是喜歡店內悠閒舒服的環境,更可以說是渾然不覺地被咖啡背後的文化吸引。跨國企業與娛樂產業的傳播,歐美文化默默正影響我們的生活

亞洲的咖啡文化,大多都呈載了歐美文化,當你在咖啡廳點杯咖啡,或許你完全區分不出咖啡的優缺點,但在走進咖啡廳當下,就好像穿過了任意門,裡面的裝潢與環境彷彿置身在國外,瞬間體驗不同的文化。喝咖啡的活動就變成異國文化的載體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西方國家目前還是世界的主流文化,雖然文化應該沒有優劣之分,但卻有強勢與否。如果回到十六世紀,歐洲也曾經一樣瘋迷茶葉,就算當時是海上霸權的荷蘭與英國,還是對茶非常感興趣,為什麼呢

因為那時的東方可是比西方物產豐饒,在紡織、陶瓷工藝技術也是領先全球,而茶葉正好呈載了中國與日本帶有神秘東方色彩的文化,深受歐洲貴族的喜愛。

喜愛與著迷,某方面可能是出於自卑。

因為別的文化比較優越,所以追隨。最後甚至是以征服,來解除最初的自卑。這大概是歐洲列強後來在亞洲以戰爭開啟通商與殖民的心理。然而,就在幾世紀間,世界的局面被翻轉。曾經物產豐饒的亞洲,香料、茶葉、絲綢等產物貿易在國際貿易展有一席之地,在工業革命後,現代科學的快速進步時,卻成了不足以影響世界的東西了。

雖然咖啡主要的產地並不是在歐美各國,但喝咖啡某方面來說就代表他們的文化。與歐洲貴族飲茶的風潮一樣,喝咖啡的模式大概也是相同的心裡。

我們喝咖啡,大概就希望這些文化融入我們的生活吧?

咖啡如何擊敗茶葉?

你可能說我愛咖啡,但我不是個崇洋媚外的人,才不在乎什麼文化,我在乎的是咖啡的本身。咖啡之所以可以勝過茶葉,不僅是隱含的文化因素,更在於一套完整的體驗。撇開一些歷史的因素,咖啡產業很厲害的應用國際貿易與商業操作吸引更多咖啡愛好者。

不得不說咖啡的模式,似乎比茶更吸引人。茶葉與咖啡同為飲料作物,但兩者的生產與貿易方式有著很大的差異。咖啡的供應鏈可以拆成兩段,前段在產地,後段在咖啡豆進口國。在咖啡產地會將咖啡果實利用水洗、日曬的方式把將其工成生豆,生豆還算是半成品,就成了國際咖啡貿易的貨品;進口到別的國家後,咖啡生豆才在經過烘豆工廠或烘豆師的烘培,以及後續的研磨與沖泡。

茶葉恰恰相反,原料的到成品基本上都在距離產地不遠的地方完成,因為採茶後茶菁必須盡快處理,開始製茶工序,才能在最佳狀態及時間內製成毛茶,不僅提升茶葉品質和價值,並保持茶葉半成品的穩定性以利後續的精製。

茶葉的精製最重要的工序,大概就是焙火與拼配了,雖然可以遠離茶葉產地操作,但這兩個工序實際上比較難影響茶葉的本質,通常用於修飾與穩定茶葉貨品的品質。相比咖啡,在生豆進口後可以配合咖啡生豆的條件選擇烘焙的程度,創造更多可調控的空間,這就是體驗

到咖啡廳點杯咖啡,你手中的咖啡很有可能幾天前老闆親手烘焙的,現場沖泡的是店內服務親切的店員,當你問他們一些咖啡烘焙與沖泡的知識,他們可以侃侃而談,屬於哪種烘焙程度與沖泡方式,他們可以說出個所以來。台灣茶館的店員對於茶葉風味的性質很熟悉,但對於茶葉的製造就有些生疏,畢竟沒有親手製作沖泡的茶,有時造成一種莫名的隔閡,似乎對沖泡給人喝的茶少了一點熱情。如果要體驗影響茶葉風味的製程,則需要到茶園一探究竟。

最後的沖泡,是一種近距離的體驗。

同樣是從原料萃取出精華,沖泡咖啡更講求精準,比較像做實驗一般講求每一個步驟,咖啡多變的沖泡方式更專注於咖啡萃取的風味表現。相對來說沖泡茶葉就比較大而化之,比較不會在意沖泡的水溫與時間。坦白說,目前茶藝比較像是一種表演的形式,更著重在姿態與茶席擺設上的平衡與美感,但往往忽略了沖泡出一泡好茶的本質。

就咖啡產業的操作,你會發覺咖啡更強調個人主義,某方面也帶著歐美文化的色彩。消費者可以方便地參與創造一杯咖啡的過程,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去嘗試,變化出屬於自己的風味,就好像是在創作藝術品一般,這也難怪為什麼有許多咖啡師。茶產業在結構上,要更專注在拼配與焙火下功夫,才能創造茶葉本質上的新穎,不過目前以個人來說是不太容易接觸,甚至是體驗,因為這是茶行的工作,但偏偏茶行在很多人心中,是個難以親近的地方。

在咖啡產業中,你雖然不是生產咖啡豆的農夫,但你很有機會變成烘豆大師、手沖咖啡大師,因為咖啡的供應鏈可拆分成兩段,咖啡師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提升技術,並參與世界級的比賽與同業較勁;但在茶產業中,茶葉原料與製程加工密不可分,如果你不是專業的茶農或是有一片茶園,你很難在異地不斷地嘗試中進步。

coffee, brewing, restaurant

該怎麼追上咖啡廳?

文化已經無形的給了咖啡優勢,茶葉需要更講求體驗與品味。

有些人喝茶、喝咖啡單純只為了獲得咖啡因,有些人為喝獲得加入糖和牛奶後帶來的能量,但相信更多人想要用心品味每一杯飲品的風味。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品味也不是一天可以累積的。台灣人對茶的風味與製造的知識略顯不足,對茶葉沖泡的講究也相對少,使得大眾對茶葉多是一知半解,也就談不上什麼品味。

或許是台灣身為產茶的國家,茶葉取得容易反而失去對茶品的要求。大家應該都知道,茶葉在送禮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送禮的人可能不懂茶葉的特質,收禮的人多半也將就地喝,或是又把茶葉轉送朋友,加上茶品標示往往不清楚,最後沖泡茶的人也不知道他喝的是哪種茶、哪裡的茶、應該要有的風味,喝茶也就變得隨便了。

總之,從講究開始。

任何東西一旦開始講究,不僅會漸漸形成美感,也會讓人對正在做的事產生興趣與熱情。

產地、品種、製程、風味、沖泡……到入口的那杯茶。

茶人、茶行、茶館、茶三元責無旁貸。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tea-plantation-field-agriculture-9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