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開港通商後,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與寶順洋行(Dent & Co.)的公司率先在打狗與台灣從事貿易,但一開始未設置洋行的代理人。北部的貿易還是非常稀少。大約到了1862年怡和洋行和Dent洋行,紛紛在設置代理進駐淡水,以樟腦貿易與鴉片進口為主。目前最早的洋人外銷茶葉的記錄在1861年12月5日,是率洛文(Sullivan)從淡水發函給怡和洋行,稱裝運800擔茶出口。直到1865年最早的台灣茶官方出口紀錄才出現。
在茶區製作的粗製茶後,需要經過精製後才能外銷。台灣茶一開始是沒有精製的技術,所以台灣出口的茶都是粗製茶,這些粗製茶會被運往距離淡水較近廈門與福州口岸,接著在茶葉精製工廠進行再製。因為成為茶葉商品前需要精製,台灣出口的茶最後大多被擁有精製茶廠的福建茶商掌控。
大約在1857年約翰杜德原代理的寶順洋行洋行因為財務問題倒閉,約翰杜德在淡水成立的寶順洋行(Dodd&co),同年間為了發展茶業在艋舺設立分行,首先在艋舺建置茶葉精製場,然而,作為艋舺雖然是當時台北主要的商業區,卻十分反對洋行在茶葉精製場的設立,後續發生艋舺租屋事件,迫使寶順洋行轉往大稻埕發展,此番操作改變了後來大稻埕的發展。
台灣茶葉精製場的設立初期,北台灣生產的粗製茶部分在大稻埕精製,當然還是有些部分的初置茶直接送往福建口岸,而在淡水河口附近的八里坌與大屯山區域產的茶,通常不會往上游的大稻埕運送,直接從滬尾出口置福建口岸進行精製。大稻埕茶葉精製場的設立,使得大稻埕成為茶葉貿易中心,洋行也在茶葉精製場也紛紛在大稻埕設立。
從另一方面思考,商人會願意在大稻埕精製場,一定是台灣產烏龍茶的品質有一定的水準,甚至預期到台灣茶品質上已經有利可圖,在大稻埕精製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才願意在台灣注入資金,事實上的確未來三十年間台灣烏龍茶的品質,遠勝於福建的烏龍茶。茶葉精製是成為商品前的步驟,雖然能夠影響茶葉分級與外觀賣像,精製過程的烘焙可以修飾茶葉的風味,但本質上茶葉的滋味與香氣的形成,決定的關鍵在粗製茶製作的過程,也與氣候與茶樹品種有關,因此在茶葉品質提高需有許多因素需要改善。
約翰杜德在Dent洋行決定要發展茶葉貿易時,1865年透過位於廈門怡和洋行Elles 推薦李春生東渡台灣擔任Dent洋行買辦,李春生與約翰杜德派李春生引進安溪茶苗,並且引進製茶技術(來源)改善原本的烏龍茶的品質, 在北台灣鼓勵茶農種茶,並利用洋行的資金貸款給農民開墾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