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期的茶樹紀錄

1645年3月荷蘭《巴達維亞城日誌》提到:「Theebomkens en wirden op Formosa gevonden」,意思是在福爾摩沙發現茶樹(Theebomkens),雖然未指出發現茶樹的確切地點,不過,可能是臺灣茶樹最早的紀錄。其實在荷蘭的許多文件中已而出現大量荷蘭文「Thee」這個單字, 指的是從日本或中國沿岸城市採購的茶。

17世紀時巴達維亞城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根據地,在當時是荷蘭東方貿易的最大轉運港,位於今日印尼首都雅加達北區。

後來在1717年(康熙56)《諸羅縣志》也提到茶:「北路無種。水沙連山中有一種,味別,能消暑瘴。武彝、松蘿諸品,皆至自內地。」 當時臺灣北部無種茶,只有台灣中部有水沙連有茶,顯然與清領末期茶葉外銷的產地不同,另外,武彝、松蘿會從中國大陸輸入到台灣。本書諸羅縣志的另外一段,又深入描寫水沙連茶:「水沙連內山茶甚夥,味別色綠如松蘿。山谷深峻,性嚴冷,能卻暑消脹。然路險,又畏生番,故漢人不敢入採,又不諳製茶之法。若挾能製武夷諸品者,購土番採而造之,當香味益上矣。」 這些茶樹長在較為險峻的山岳之中,已位於生番的領域所以漢人不敢進入採茶,這也說明水沙連的茶樹原生於台灣的森林中,顯然不是漢人移民帶來種植的。這些野生茶的味道特別,茶葉顏色接近松蘿,在這邊的松羅指的是綠茶。

但是,要成為一個有規模的茶產區,水沙連在當時還沒有這個條件。除了茶葉生長的區域太過深山,取得茶葉不易,對於製茶技術的掌握

到了十九世紀開港通商前北台灣的茶葉記載:

1834 年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卷二 記載:

茶,出太平山、大屯山、南港仔山最盛,年約出十萬餘觔,每觔價銀一錢至三四錢不等,挑運彰、嘉、臺、鳳發售甚多焉。

大屯山與南港子山,很明顯的是指現在的陽明山與南港地區,而太平山是哪裡呢?這裡所指的太平山並非宜蘭的太平山,比較可能的是現今林口的太平嶺一代,在清朝是八里坌地區大坪頂。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宜蘭太平山地區的海拔太高,以當時的技術大概很難種植也過於,另外,如果要將從宜蘭太平山往北部送,再由西岸向南運輸至清代的彰化縣、嘉義縣、台灣縣、鳳山縣,可能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就茶產量大而言,八里坌地區大坪頂屬於淺山丘陵,非常適合茶樹種植,此外,在道光年間八里坌口還是台灣與中國沿岸重要的對渡港口,因此在種植與運輸上都是具有優勢的地區。在1895年馬偕牧師針對北台灣農業生產的圖來看,茶園的分佈地區也正好與八里與林口地區重疊,而宜蘭的太平山還是個原始森林呢!